对儿童心理健康有害的种种家教
发布人:刘虹 发布时间:2020-11-16 点击: 次
“望子成龙,盼女成凤”是每一个做家长的美好愿望。但父母培养教育孩子的方式对孩子的性格养成、能力气质的形成至关重要。因此,做家长的应尽量避免以下几种错误的家教。
一是母爱被剥夺。孩子长期得不到母爱的温暖,体会不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,比如把孩子送到爷爷或姥姥那里,让老人长期代管,这种方法很不可取。尤其是三岁以前的孩子,一定不要长时间离开父母的抚养,否则对他将来的人格形成会有很大影响。
二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不一。父母忽而放任不管,忽而过分严格约束。或母亲对孩子特别溺爱,而父亲对孩子却特别严厉。父母之间态度的不一致、不合作,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影响。
三是同胞间的竞争。现在全面放开了二胎。在双胞胎或多胞胎家庭中,孩子为了获得家长更多的关注和爱,会出现同胞间的竞争。比如,生活中孩子们出现矛盾,父母的言行举止帮助到了其中的一个孩子,就会影响到其他孩子的正常心理发育。
四是惩罚。父母可能因为各种原因,如孩子不听话、考试没考好、不小心打碎了东西,甚至是自己不高兴,会在身体上或心理上惩罚和虐待孩子。在这种家庭里长大的孩子,出现心理问题的不在少数。
五是过分苛求。从孩子大小便的习惯到学习阅读,家长对孩子提出了非常不现实的要求。有一次我碰到一位姥姥抱着一个一岁多的孩子,看见我后便命令孩子,“快说姥姥好!”孩子呢,机械的、无奈的,对我点头哈腰,说了好几遍“姥姥好”。看着孩子这副样子,我的心里却是酸楚的。
六是诱惑。父母的不良行为往往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。比如父母在家里召集人热闹喧天打麻将,或者喝酒聊天说脏话,都会影响到孩子的“三观”。因为人类的行为,都是习得性行为。
七是生理性挫折。孩子有生理需求,如饮食、抚摸、拥抱等等,如果此时家长的态度非常冷淡,会伤了孩子的心,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和人格成长。
八是角色混乱。要求孩子担负与其年龄、性别、能力不相称的角色。
九是父母强迫孩子站在父亲或母亲一边,甚至企图控制孩子的感情和爱好。比如,生活中父母逼问孩子“爸爸亲还是妈妈亲?”“姥姥亲还是奶奶亲?”逼着孩子做出违心的回答。
十是父母与孩子争夺利益。生活中,如孩子想看儿童类电视节目,父母则坚决要看生活类电视节目,并用家长的权威争夺电视频道。
以上种种,不胜枚举,希望看到的家长既不要对号入座,也不要一意孤行,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、快乐的成长环境。请记住,不管孩子成龙成凤,要先让他成人。
(南煤集团医院 连芳)
